1)第二十四章 皇陵_热血锦衣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京城西北宛平县天寿山乃是大明历代皇帝寝陵,皇陵山川形势壮丽,发源自昆仑山,通过华山、太行山等著名大山绵延数千里一直延续到北京城西山。

  天寿山与这绵延数千里的龙脉出自同一脉络,且位于北部正中,是为地形壮美,乃是天下众山之主。

  远处看,这里群峰挺拔,好象有龙飞翔,有凤起舞,自高处而下,周围诸多山峰,象玉带、军都等连续怀抱,银山、神岭罗列拱护,实乃是灵秀汇聚之地。

  天寿山地处东、西、北三面环山小盆地之中,陵区周围群山环抱,中部为平原,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。

  风水上佳陵墓应具备“四灵”,即“玄武垂头,朱雀翔舞,青龙蜿蜒,白虎驯俯”。

  天寿山以成祖皇帝朱棣长陵为中心,周边山水将其围成一个南北长十二公里、东西宽十余公里的椭圆形山间盆地,其周边山形完全符合对于“四灵”的要求。

  元福宫致一真人邵元节曾言称:“天寿山起自昆仑,能与天上元气相通,风水无可比拟。天寿山正位于北辰(北极星)位置,山体周正,高大如屏,乃是风水绝佳之地。”

  是以,嘉靖皇帝朱厚熜对于将兴献帝显陵北迁至此,始终放在心中。

  而天寿山风水最为珍贵所在,在于天寿山陵墓穴后“来龙”,决定“龙脉”贵贱决定性因素。

  远观天寿山主峰,似有一道龙脉,由高到低,委婉而下,直通到长陵穴地。而长陵所在的背后山脉,峦头浑圆,形状好象一柄倒扣金釜,五行属金,称为“金星峦山”,气势雄浑,堪称完美,尽显皇家尊贵气派。

  嘉靖十七年十二月十三日,皇帝朱厚熜御驾天寿山大峪山,要亲自为新显陵开土动工。

  为了修建新的显陵,朱厚熜下旨从户部借支修筑通惠河的三十万两银,并敕武定侯郭勋知山陵建造事,辅臣夏言、顾鼎臣同知山陵建造事并总督工程,兵部尚书张瓒提督领军,工部尚书蒋瑶调督工程,都督佥事陈寅监督工程,同时下令太监高忠,工部侍郎周叙总管工程进度,朝夕在工,提督内外人员。

  这一日清晨,京城德胜门大开,皇帝率领文武百官,一行人马,浩浩汤汤奔着天寿山大峪山方向而去。

  出发前,有礼部官员上奏疏询问,御驾出行所用仪仗是否全部改换成素杖,朱厚熜思虑再三,因丧礼用素义专服制,下旨命仪仗不必改色,随行人员,皆穿常服即可。

  于是,御驾天寿山,文武百官随同,命靖远伯王瑾、户部左侍郎李如圭留守京城。

  一路上,旌旗招展,三千余人的仪仗队伍浩浩汤汤,成国公朱希忠率领轻骑扈从在外围警戒。

  陆良走在队伍后面,手中捧着一个金盆,十指冻的有些麻木,出行之时,看着皇帝出行所用的一套大驾卤簿,陆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sq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